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2/3页)

,勿有顾虑”,终坚定下来,提笔写下:“臣对:大治天下,涵盖万千,宜分先后,厘清主副,以主为先,以副为后,徐徐图之……”

    ??“何为根本,乃万民也。民不聊生,天下必乱,盛世空幻。若民顺家富,则江山安泰,万民归心,大治不远……”

    ??“兴民之策,在于田产。一条鞭法虽护万民田产,降税于民,然仅止于此。臣窃以为,可在农桑之外,诱民富产,殖养牲畜、百物……”

    ??杨荣挥毫泼墨,书写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不至半个时辰,已然写就。

    ??停笔审阅,杨荣有些紧张。

    ??如此文章一味聚焦民生,却不涉朝政与军制,不知会不会被读卷官所嫌弃。虽然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杨荣已不想再修调,更不打算另写一文。

    ??观点已立,成败便交给朝廷吧。

    ??朱允炆看着一众贡士,奋笔疾书者有之,苦思冥想者有之,还有几位吃了几口墨,犹然不知,让朱允炆有些欣慰的是,这些贡士,并没有出现花甲老人。

    ??贡士年龄段,大部分都在二十八岁至三十九岁之间。

    ??这是一个好现象,少壮派,有精力,能吃苦,能熬夜,用起来也方便。

    ??就算是哪天犯错了,打一顿也不至于打死……

    ??殿试考试时间就一天,从早到晚,当然,皇上是可以回去吃饭的,但你们……那什么,先吃点墨水垫垫,什么时候都交卷了,什么时候可以退出去。

    ??王艮作为会元,自然是不甘示弱,第一个站起身,走至殿前,给朱允炆行了礼,便低着头后退三步,转身离开了奉天殿。

    ??有了打头的,杨荣便也站了起来,还没走两步,便看到了杨溥起身,两人一起行礼退出。

    ??朱允炆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受卷官负责收拢试卷,处理好之后,便马上送弥封所,弥封之后,会直接转给内阁的读卷官。

    ??为了提高读卷效率,朱允炆采取的是收一份卷、处理一份卷的策略,而不是等待全部试卷收拢之后,再一起送去弥封、读卷。

    ??这种方式,提高了读卷效率,也给了剩余贡士足够的压力。

    ??申时尚未过半,所有贡士便已答卷,退出了奉天殿。

    ??朱允炆摆驾回了后宫。

    ??内阁大殿内,内阁、翰林院、六部、都察院主要官员悉数在列,针对每一份试卷给出评阅,分出一甲、二甲、三甲,然后集体决议,预选出殿试的前三名。

    ??这些工作,需要在殿试当晚完成。

    ??次日一早,朱允炆亲至内阁,方孝孺领衔读卷官,向朱允炆汇报评议结果。

    ??朱允炆端坐在上,方孝孺肃然上前,行礼下跪,然后展开预选第一名的卷子,高声朗读:“臣对……”

    ??朗读完毕之后,司礼监太监接过试卷,呈送至御案,朱允炆看过之后,方孝孺叩头退至一旁,然后是下一位读卷官,手持预选第二名试卷,下跪朗读……

    ??读卷过程有着严苛的礼仪规制,肃穆庄重。

    ??读完预选前三名试卷之后,便会停下来。

    ??朱允炆听闻之后,总感觉前三行文大意还与自己所求有些差距,便言道:“再读三卷。”

    ??此时后续的读卷官,则会拿出二甲前三名的卷子,依次朗读。

    ??在听闻到“兴民之策,在于田产……臣窃以为,可在农桑之外,诱民富产,殖养牲畜、百物”时,朱允炆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