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意外(三) (第3/3页)
十年五月,因漏言胡中藻事,下部议夺职,左授右中允。十二月,擢吏部侍郎。因熟稔南北河渠水利,能治水,最终被皇帝选入军机,同赐“学习行走”。二十一年底,弘昼和傅恒推举的几个人,皇帝都没有选,似乎是为了显示公允,朝野上下自无议论。 ??珍儿奉皇后之命,在早上巳时,去天地一家春给容妃问安。年后还未开始早会,所以容妃还在吃早饭,便教她回去问皇后安。珍儿应了,又去乐安和皇帝寝居问皇帝安,但乐安和院门关着,门口立着两个小太监,说皇帝身子不爽,今日不出门也不让人进,要好好休息。 ??珍儿于是回去禀报了皇后。皇后听后,半喜半忧。喜的是皇帝并未和容妃一起,昨夜没有,今天也没有,忧的是皇帝不知生了何病,才开朝一日,便闭门不出。于是又叫太监去宣太医院当值的太医来问,那人说皇帝这几日并未召诊,应该就是想休息,不愿人打扰。那拉氏放下心来,过年期间,皇帝在后宫侍奉太后听戏,还有前朝一些典仪,各种应对很忙,一开朝交代了一些事,看来真的只是想清静一下。 ??皇帝是没有病,但也没有休息,他一早便悄悄去了正觉寺,而且只带了几个平日脸生的侍卫。大约辰时二刻,正觉寺的后门开了,从外面进来主仆二人,穿着斗篷带着帽子,二人走到西首靠近后门的西厢房,似乎轻车熟路。到了门口,敲门而入,李玉见了那主子,便满面堆笑,道:璎珞姑娘好!璎珞笑道:四爷又早来了。说着解斗篷。李玉笑道:那可不是吗?引着她去到里间,璎珞进去后,他便在外关上了门,和上次一样,他和珍珠待在外面,远离内门。 ??这正是皇帝和璎珞在正觉寺第一次见面的那件屋子,重修正觉寺,皇帝叫保留了这僻静的一排厢房,只是重新做了内外油漆。璎珞进去后,见这间屋子的陈设和原来一模一样,她还记得,那天,皇帝将那具“月露知音”放在案上。皇帝还是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他身上的衣袍还是第一次一模一样的那件。茶几上有两碗茶,还是放在上次的位置。璎珞微笑了一下,道:四爷,您好吗?说着,坐回了上次那张椅子里。 ??皇帝笑着转过身来,道:你真是越发的胆大儿了。说着,也坐去了上次他坐的那张椅子里。璎珞便笑道:不是您叫璎珞不要跪的嘛!两人喝了几口茶。皇帝问道:说吧,你要见朕,是为了什么事?他转身过来时,璎珞已看见他腰上挂着那个深蓝色作底以孔雀羽线绣的荷包,她给他绣的那个。这时,见皇帝微笑看着自己,心里不觉怦怦直跳起来。 ??璎珞起身走到他面前,跪在地上。皇帝吃了一惊,问道:出了什么事?快起来!说着便起身来扶。璎珞穿着的也是两年前穿的那件藕荷色衣衫,扣子上别的还是那枚玉蝴蝶,头上还是那支荆钗……他心里一阵激动,将她扶了起来,问道:什么事?好好地告诉朕,朕给你做主。璎珞一笑,坐回了椅子里,拿起茶来,喝了几口。皇帝也拿起茶碗来喝茶,但一直看着她。 ??璎珞叹了口气,终于说道:皇上,您知道外面在传璎珞和您的流言吗?皇帝十分意外,拿茶碗的手微微一抖,顿住不动。璎珞看着他,缓缓地说道:他们说,纳兰夫人奉子成婚,隆儿是您的儿子,他们说,姜姜是纳兰夫人南巡途中有的,她也是您的女儿。皇帝拿茶碗的手剧烈地抖起来,眼睛一闭,等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平静,慢慢地将茶碗放在桌上。然后看着璎珞,深深地看着她,和刚才扶她起来看她的时候一模一样。 ??璎珞心里不觉一颤,道:四爷,您不生气?皇帝一字一句地道:谁,说,的?谁,在,说? ??璎珞道:我不知道,是我过年的时候在西苑大街上无意中听见的,大街上都在说,可见早传遍了。您不知道,我听了以后有多愤怒,璎珞不要紧,外面没人知道,但皇上,您的清誉怎能被诋毁?回去后,我问傅恒,他说他早知道了,但没放在心上,所以他既不会告诉我,也不会告诉您。我问他,那您知不知道,他说您应该不知道,您若是知道,他们怎么能说得起来。 ??※※※※※※※※※※※※※※※※※※※※ ??- ??【军机格局】在乾隆二十二年的时候,是文中所述的这一些人,加上来保(被小说省略,代以弘昼)。阿里衮也离开了军机,但小说为情节保留了他。两位新人的来历背景如文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