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惊魂(一) (第2/4页)
装备先进的大军竟然抵不过藏边土兵。如果没有少爷,金川之战不知还要死多少人。御赐豹尾枪就是家庙里那两杆枪? ??傅恒点点头,道:额娘说放在那里。璎珞又问道:我们会走你当年的路线去勒乌围对吗?我要好好看看!傅恒点点头,道:到了小金,我们也沿着我当年行军的路线,经过卡撒去土司官寨。璎珞又感慨道:真没想到,你第二次来,却是送土司的爱女回家! ??傅恒笑而不语。璎珞不知道,爱莎和法蒂玛就是在自己去勒乌围劝降时认识的自己,才发生了后来这些年的事。一时兴起,去书案上铺纸,璎珞一笑,去给他磨墨。傅恒挥笔写道: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这是元朝大将伯颜所作的《喜春来》,短短三十余字,举重若轻,不事雕琢,一挥而就,朴实无华,但其中蕴含的豪气却直上干云,即便千载之下读之,仍能令人肃然起敬。 ??伯颜乃蒙古八邻部人,善作诗文,是最早用汉语作诗的蒙古诗人。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征战有功,被封为八邻部左千户及断事官,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统兵伐南宋。南宋灭亡后,曾出镇和林,数平诸王叛乱。 ??山河判断这句,有一种站在河山之巅,俯瞰大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豪气。“得意秋,分破帝王忧”进一步抒发了报国豪情。“分破”意为分减、减少,是元人口语。正因为伯颜身居高位,忠心报国,为主分忧,所以他的得意并不带有骄傲和夸耀的色彩,也不给人以飞扬跋扈之感,而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据《元史伯颜传》记载:“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唯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从中可以看出一代“佐命开济功臣”的胸襟气概。 ??这首小令用在傅恒身上,也是贴切之至!准噶尔之战后,皇帝就御笔写就一幅赐予傅恒,如今贴在玉京园的傅恒书房里,是璎珞最喜欢的一首元曲。 ??傅恒写完,搁了笔,看着她,笑道:多谢夫人!璎珞知道他语带双关,表面上感谢她磨墨,其实是感谢她成就他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一等忠勇公以异姓世袭罔替,乃富察家的绝代荣光,便笑嘻嘻地道:隆儿也是我的儿子!然后走到他身后,抚在他肩上,问道:你为什么没有高原反应? ??傅恒道:第一次来的时候,开始有,但也不厉害,后来就适应了,叶大夫不是说了,人和人不一样,有人就是没有反应,你不是也还好。璎珞道:还是少爷身体好的缘故!傅恒笑着把她拉到前面,拉进自己怀里,亲住了她。 ??过了一会儿,璎珞分开两人,掠了掠头发,道:下次你再详细给我讲火器大炮。傅恒搂着她,笑道:是,夫人。你应该和永琪一起上军务课,这可是他最喜欢的部分,这部分皇上也叫了安儿来旁听。璎珞道:上次我是什么时候见过永琪,我都忘了,好像还是去年,皇上马上就抱孙子了!安儿也长大了,我还记得他那时候在椿树胡同吵闹着要吃花生的样子,就可惜他没法叫皇上为阿玛。傅恒道:皇上心里疼他就好了,世事不能尽如人意,安儿有容妃这个额娘,已十分幸福。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放心他了。 ??胡嘉佳觉得年后和太后亲近起来,太后经常派嬷嬷来问候关照嘱咐,心里更加明白自己这是母凭子贵,去太后那里请安,都是免跪赐坐,还说她不方便,不教常去。她于是和曹嬷嬷说,担心如果到时候不是生男是生女,会教太后失望。曹嬷嬷道:太后自己就喜欢女孩儿,你不是听令妃娘娘说了吗?为此还把七格格带去寿康宫养了。胡嘉佳心里还是不安定,觉得令妃是宽慰自己。曹嬷嬷于是又道:生男生女哪是自己说了算的! ??永琪来看她的时候,她也和永琪说自己的忧虑。永琪笑道:我觉得男女都好。既然你这么想,那如果这次不是,还有下次,你看令妃娘娘不就是吗?胡嘉佳十分感动,看着永琪。永琪道:怎么啦?胡嘉佳道:阿哥真的不怪我?我还以为……本来妾觉得有一个孩子便知足了,再不让阿哥和妹妹烦恼。永琪听了这话,意外而感佩,立刻起身,走过去,将她揽入自己怀里,道:你在胡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