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母子(五) (第3/3页)
个孩子命好,比我当年可好多了!刘嬷嬷知道她其实在说自己没有亲生儿子,就是说皇帝,忙道:也不是都好,毕竟只是个包衣出身的格格。太后摇摇头,道:这名份,终究是给别人看的。 ??刘嬷嬷愈发觉得太后是在说自己和皇帝,说自己空有太后头衔和尊位,再不敢接话,忙去叫皇姑带两位格格进来让老人家开心,一边走一边又想:太后还是更喜欢胡格格,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生的好又能干的,在太后面前总是吃亏,只除了容妃娘娘,因是太后的女儿。其实她们不知道,胡嘉佳的算数很好,心里又有主见,不怯懦,只是她生的没有依博尔和赫朱漂亮,且性子温柔,是以看上去“守拙”。 ??这日回去后,璎珞将太后赐的画卷拿出来瞧,标识上写着「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展开来看,只见七尺长,约一尺宽的图上画着江南山川的平远之景,山林间有文人对坐于书斋中,笔法粗放纵逸,墨色简洁,有苍茫之意。大胆地将描绘北方山水的笔墨转化为表现江南风物的造型语言,并揉进了文人儒雅清澹的审美意趣。画中的书斋为“秀野轩”。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待傅恒回来,又给他瞧。 ??傅恒道:朱德润乃元代大家,官至中书省儒提举,得到当时的刑部尚书、画坛巨匠高克恭和艺术大师赵孟頫的推崇,他将文人的书斋和活动绘于佳山秀水中,是那个时候新出现的山水画题材,直接影响了元末明初早期吴派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只是画作存世甚少,太后还是偏了你。璎珞笑吟吟地道:几个红蛋换来的稀世之珍! ??而依博尔拿回家的是明代文徵明的「红杏湖石图」扇页,金笺,墨笔,以杏树为主题,布局巧妙,石与树一左一右,呈揖对之势,石以坚实的质感托出树木的柔媚,增添了画作的刚柔之美,于苍润纯熟的笔墨间流露出娟雅之气。扇页有自题:“三月融融晓雨干,十分春色在长安。香尘属路红云煖,总待仙郎马上看。小诗拙画奉赠补之翰学。丁酉腊月既望。徵明。”钤“徵明”白文印。 ??璎珞回去长春|药房,见蓉蓉照管上了手,因她年纪小,又将蓉字化名为“荣”,店里的人都说“问小荣”“问小荣”,心里很是高兴,将蓉蓉夸赞一番。多罗方才找了一个机会来见她。銮仪卫衙门在长安街上,正对着南府,离长春|药房也不远。多罗从养心殿下了值,在衙门里更了衣来的,蓉蓉在门面,她和多罗在她的书房里掩着门说话。多罗有满腹的话要说,但只道:姐夫没事,恭喜姐姐又生一位小公子。西边儿的事,我都听呼林说了,在金川好一番惊魂。在私下里,他和蓉蓉现在称傅恒为姐夫。 ??许久未见,璎珞笑着接过他送的礼物,看着他,想起呼林叫他‘小黑皮’,他哪里有那么黑嘛,呼林就是夸张,更觉得他可爱,只道:这是什么?怎么又给我送东西。说着打开盒子,只见里面一个五色斑斓的马鞍,欣喜异常,立刻拿出来瞧。只见使用铜银刻制的各种花纹图案,还镶嵌骨雕贝雕,马鞍的软垫、鞍桥、鞍韂、鞍花等全部做过精心美化,还有细细碎碎的挂件,却依然有一种粗犷的豪情。 ??多罗微笑道:这是苏尼特右旗的马鞍,苏尼特右旗位于锡林郭勒草原的北部,在喀喇沁旗之北,盛产优质蒙古马,善于奔跑,牧民家家养骏马,也很富裕,他们十分崇拜痴迷于马鞍,姐夫知道。这是别人送我的,我想姐姐会喜欢。 ??璎珞兴奋地道:真漂亮!我好喜欢,谢谢!看来你这銮仪卫没白做!送礼的踏破门槛了?放了马鞍,又道:傅恒没事,我也没事,白教你们都担了心。蓉蓉和我说,你在皇上身边的差不好当?多罗沉默了一会儿,道:皇上猜忌和亲王,我是和亲王荐入宫的。 ??※※※※※※※※※※※※※※※※※※※※ ??- ??【苏尼特右旗】在历史上,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辽阔草原。秦汉时期为上谷代郡之北境,后汉乌桓鲜卑居之,晋为拓跋氏地,隋唐为突厥所居,辽为抚州,金属西京路。元朝期间,始创立行省制度,归兴和路,建行省区划。清朝统一漠南蒙古后,在清崇德七年(1642年)正式设旗的建制,成为右翼苏尼特旗。“苏尼特”为成吉思汗后裔名,后形成部落名。苏尼特草原遍布全境的该区,以畜牧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