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_第四十五章 侍疾(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侍疾(三) (第3/4页)

漪园的木植。因普达娃又立了大功,他力主任绍文的儿子留在商号里主事,拿取报酬和奖薪,皇帝也同意了。任家商馆还和原来一样运作,亦未改名,只是已非任家所有,任家上下几百号伙计依然端着饭碗,且更红火了,自是卖力做事。范家本向内务府常年借贷本银,每年上缴的利息约在百分之五十。但买办商们并不在乎这极高的利息,他们从内务府取得的经商特权,其利润远超过利息的支出。皇帝照例如此给普达娃,普达娃自无异议。

    ??见任家商馆成了皇商,陈家父子再回想突然爆出的桑王走私案,便完全明白了,外馆其实早就被内务府监视了,好在陈家办事规矩,并未偷税漏税。朝廷趁桑王走私案将已有雄厚资本和基础的民商据为己有,可以省却多少功夫,任家是晋商,所以内务府挑了任家,又想找生面孔来代理,便于控制。铁普正是瞅住了这个机会,从外馆新户一跃而起,而他居然能打通内务府门路,在漠北王公和内务府两处逢源,非同小可。

    ??宋家在走私案里受到严惩严罚,财产虽未充公,已一蹶不振。任家本部原在张家口,如今京中分号实力大增,遂变成了张家口和京城两地巨富,大本营更转入京城。外馆大户只剩了陈家和任家,其实就是陈家和铁普。而铁普是皇商,自有皇家业务,看样子是要制衡或补充头号晋商范家,和陈家的商务并不重合,朝廷这盘棋下得太大了,不仅实现了外馆重新洗牌……铁普不会说,他们也不会问,只与之更为亲近。

    ??爱莎觉得,皇帝都是因为自己是容妃的闺蜜。普达娃要把自己的金子再拿出一部分来给皇帝,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并支持土尔扈特部东归,皇帝只象征性地收了一点儿。璎珞和傅恒笑说,皇帝给了普达娃夫妇这么多好处,普达娃这还俗还得太值得,他得好好感谢爱莎!机会太好了,朝廷能给他提供白教和金川无法想象的天地,他们也走不掉了!

    ??普达娃是玉京园少数的座上客,因他非官场中人且从一来京城便和傅恒有许多的往来,现在还在为皇帝办重要的差事。他和傅恒经常在“精思堂”见面,却极少和璎珞说话,除了礼貌招呼,只对璎珞赞过书房明间的《关羽擒将图》。璎珞知他性子如此,而且秉持密宗守则,不近女人,也不以为意,对《关羽擒将图》亦沾沾自喜。

    ??此画绢高六尺,宽八尺,画的是《三国演义》中关公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故事,画中人物气势雄壮。关羽高坐层层岩阶之上的坡石,侧身向右,身着蓝头巾、绿袍、铠甲,全身披挂整齐,赤面凤眼、长髯飘拂、伟躯,一幅气宇轩昂、神态威严中又带有似乎折服于庞德的“威武不屈”的气势和对之既怜惜又愤怒的表情。

    ??而与之相呼应的庞德,地处岩阶之下一小平地,却侧身向左,除短祷外,全身赤裸,被两裨将绑在木桩之上,竖眉瞪眼,咬牙切齿,怒不可遏,并扭转头,一幅临危不屈、任由处置的气概,一裨将似欲扭转他的头颅逼他听审。这是当年黄教法王被诛后,皇帝赏赐给傅恒的明代宫廷画作,而皇帝知道《三国演义》是她最喜欢的书。

    ??“精思堂”正屋外挂着一块额匾,上书“知严养气”四字,和“怡萃堂”里那四字一样,尽头的东次间被命名为“二妙轩”,里面收藏着米芾的《擬古诗帖》真迹和从纳兰家继承的陈白阳《墨笔花卉卷》,这“二妙”二字乃璎珞所取,以效仿皇帝的“三希堂”。傅恒亦是这“破一滴墨水,作种种妖妍”的白阳山人的十分爱好者,玉京园后堂只挂了一幅画,便是他的《瓶莲图轴》。乃陈淳醉后遣兴之作,笔酣墨畅,不拘泥于成法,荷花清灵,花叶舒展。

    ??傅恒还特别喜欢图轴上方陈淳的草书,是录沈周题自画《瓶莲图》“临江仙”,词曰:“花叶亭亭浑似采,坐闲凉、思横秋,几回相眄越娇羞。翠罗仍卷袂,红粉自低头。前辈风流犹可想,丹青片纸还留。水枯花谢底须愁,只消浮大白,何必荡扁舟。”

    ??※※※※※※※※※※※※※※※※※※※※

    ??-

    ??【晋商第一家范家】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乃内务府最大的买办,就是我们所说的皇商,比如《红楼梦》里的薛家,但薛家和真实的范家不可同日而语。范家的历史和所经营的商务如小说中所示。

    ??-

    ??【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清代大臣、书画家。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