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之红篆春星_第四十六章 活佛(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活佛(五) (第2/4页)

,教他放心。皇帝高兴地道:永琪,安儿,他们俩都很孝顺,朕心甚慰,都是你和庆妃教得好。

    ??皇帝睡下后,容妃不困,在外间读经,李玉便和她说,今儿五阿哥可是立了头功,皇上心里可高兴了。容妃笑吟吟地道:怎么这么巧,他和皇上难得晚上一处说个话,就能走水?李玉心里一惊,看着容妃。容妃也看着他。李玉忙点点头,道:奴才明日和多罗大人说,叫他好好地查。您觉得是谁?容妃没说话。李玉便道:一定要查,好好查!奴才还去告诉奕禄大人一声,叫他也在后宫查查。

    ??但二十八年的这件事前后调查了一年,并无结果。也是在这一年九月,傅恒一家搬入紧邻畅春园的淑春园北园,即搬入了春和园的街对面,离太后更近,于是新赐园改叫春和园。同月,赫朱发现怀孕,欣喜万分,胡嘉佳和依博尔亦为她高兴。虽然永琪已有四子一女,但她所怀的是嫡脉,太后等亦十分关注。

    ??到了二十九年六月,前朝又出了一件惊天大案:两淮盐引案。起因是这样:

    ??盐铁乃国之重器,足以左右国家命脉,所以历来为国家专营,到了乾隆朝,两淮盐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人李果“两淮盐课(税)甲天下”的评语并非虚言。

    ??因盐务实行专卖制,商人若想做盐业生意,首先必须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被称为盐引。每张盐引,可以从朝廷控制的盐产地购买四百斤食盐,然后到各地售卖。因为盐业贸易由朝廷垄断,利润很高,所以盐商们只要手里有足够的盐引,就能挣大钱。而朝廷给盐商发盐引的时候,同时要收重税,因为盐税是朝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负责向盐商发盐引的官员被称为盐运使,也叫盐政,主管地方盐务。两淮地区的盐政覆盖范围是现在行政范围的六个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江苏。也就是说,谁做了两淮盐运使,这六省的盐商都要巴结他,万一盐运使不高兴,借故不给哪个盐商发盐引,或者少发一些,那就会导致某个盐商的巨额损失。

    ??高恒,即高贵妃之兄,是上任盐政,去年高恒调回京师,由尤拔世接任。尤拔世上任后不久,便写了一纸奏折,直接告到皇帝面前。这份奏折揭开了两淮盐业一众官商掩盖已久的大窟窿——前任盐政普福以及赵之璧曾奏请预先支取第二年的盐引,单单是某一年里,就预提了二十万引。根据规定,盐税每引仅为一两,预提的盐引要交三两的税,所以盐政应该向户部上交六十万两银税,但只交了二十七万两,剩下的三十余万两银子却不知所踪。基于此,尤拔世更奏请皇帝把自乾隆十一年开始,二十年间的预提盐引的收入都算个明白。

    ??兹事体大,皇帝震怒,立刻派了傅恒负责立案严查。

    ??傅恒组织了官方和民间双|重|调查,民间调查是由普达娃通过范家,深入两淮细查。最后傅恒上奏说:“两淮商人迭荷恩赏卿衔,乃于历年提引一案,将官帑视为己资,两淮盐商二十余年应缴国库息银一千一百万两,除各商借口办理迎接皇帝南巡的工程开支四百多万两和尤拔世上缴的十九万两外,其余已被鲸吞。”

    ??也就是说,从乾隆十年起,近二十年的时间内,三任盐政总共应该向国库缴纳一千一百万两白银,除去皇帝南巡花销的四百多万两和尤拔世主动上交的十九万两外,还有六百八十一万两白银不知下落。这一结果令皇帝瞠目结舌,这远远大于当年的恰克图走私案,朝野上下又是一片哗然。

    ??吉庆,乃第一任两淮盐政,乾隆十年上任。

    ??普福,乃第二任两淮盐政,乾隆十五年上任。

    ??高桓,第三任两淮盐政,乾隆二十二年上任。

    ??这三人自然是调查重点。详细的调查结果是:

    ??吉庆规定,从他这里领取盐引的盐商,除了正常向朝廷交税外,还要额外给他“孝敬”。盐商们纷纷答应,吉庆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