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疫区 (第2/2页)
也不可去掉。掩埋尸首之后,一定要将手清洗干净。另外,请县丞另派一批人前往码头,将船上所装药材带回一些。在衙门口搭建药棚,向众人布施防疫之药!”梁嫤吩咐道。 县丞忙不迭的答应,转头吩咐下面人去做。 又让师爷给李玄意一行人安排住处。 听闻城门口还有三位太医走不回来,县丞又派了人抬了轿子去接。 等三位太医被接回来的时候。 衙门外的药棚都已经搭好了,梁嫤正吩咐从仁济堂带来的小伙计,架个临时的大锅子,生火准备熬药。 待县丞派人将一些药材,从码头抬回来的时候,衙门口外头,已经聚了不少的人,等着这些从京城来的人,来救他们的命。 梁嫤吩咐小伙计,让已经发了热的人另外站在一边。 又将将配好的加味甘桔汤放在大锅里熬。 趁着熬药的功夫,她站在衙门口的台阶顶上,居高临下的大声喊道:“众人静一静!” 众人瞧见说话的是个女子,虽穿着官服,可看起来却十分年轻。 有些对梁嫤指指点点,有些则低声窃笑,并不将她的话当回事儿! 梁嫤喊了两声,底下的议论声却是越来越大,根本没有静下来让她说话的意思。 梁嫤微微蹙眉,看来她想以女子之身,让人信服,要走的路,还真是很长呢! 她正想着,忽闻底下一静。 耳边嘈杂的声音一时全都没有了。 众人仿佛被人点了穴一般,瞪大眼睛,嘴巴或张或闭,但都没了声响。 纷乱的场面,一时鸦雀无声。 她顺着众人的视线,回头一看。 却见李玄意正提着一把锃亮的长剑,立在衙门口。 “梁刺史有话要说,众人谁不听令,且先问问我的剑答不答应!”李玄意的声音,泛着比剑光还冰冷的味道。 众人赶紧闭了嘴。 李玄意身量高长,面容俊美无双,与生俱来的高贵让他即便在人群中也有鹤立鸡群的气质。一柄长剑,更添肃杀威严之势。 庆城县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容姿不凡,气质高贵的男子,霎时就被他震住了。 梁嫤看他一眼,回过头来,清了清嗓子道:“我乃御赐江东刺史,负责这次瘟疫的医治与控制!我势必会与大家同心协力将瘟疫灭在庆城县,灭在淮南,灭在江东!瘟疫不治,我等誓不还京!请众人相信我!以下我要说几点,请众人注意,一旦发现自己的亲朋好友,亦或是自己发热,立即就医,或者上报,不可延误!没有发热者,每日早晚来衙门口领预防瘟病之汤药!另注意,无论与任何人,不要公用杯盏,汗巾,碗筷等私物,注意个人清洁,饭前洗手!勿要随地吐痰!出门最好以干净棉布遮拦口鼻,经常开窗通风,夜里注意保暖。” 梁嫤说完,见众人脸上都带着些许的莫名,似乎觉得她的要求和控制瘟疫并无关系一般。 现代人,根本不用告诉他们这些,他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是一出生不管学校,还是电视上,网络上都会宣传,并深入人心的东西。 可是古代人,一时说起,却有些接受无能。 梁嫤抿了抿嘴,又道:“因为大头瘟,会通过口水,呼吸,接触,来传染。但这种病,并非不可防御,不可医治!只要你们相信我,照我说的做,大头瘟,会被我们共同打倒!再不会掠夺我们,和我们身边亲人的性命!” 众人脸上这才有些动容。 “明不明白没关系,立时照做就行!”李玄意朗声吩咐道。 众人闻言,赶紧从怀中,或是袖袋中取出帕子,拦在口鼻上。 “药快好了,没有发热的众人,回去取各自碗来,记好自己的碗,不要与人公用,不要弄混!”梁嫤说道。 众人闻言,四下散去。 离得近的不多时就回来,端着碗,等着分给自己预防的汤药。 梁嫤让县丞准备宽敞的院子,将已经发热的众人带去院中隔离观察。 并召集庆城县,及临近郡县的大夫前来,跟他们交流如何辨别大头瘟,及医治大头瘟的药方。 众人一见江东刺史,竟真是个女子,还是个年轻的女子。心下多少都有几分失望。 这是圣上不重视江东,所以随便派个人来糊弄他们,其实是让他们在这里等死么? 泾州原州一带调来的军队已经陆续赶到。 李玄意安排兵力部署,将瘟疫蔓延的淮南,丹阳,新都,吴郡一带,全都严密半封锁起来。无论是单个出行的人员,还是大批的商队,全部一一排查,并在各个关口设立大夫,一旦有疑似病情者,整队隔离。 江东地区严格的半封锁,让江东一时更有些人心惶惶。